Call:0574-65839099
时间: 2024-07-05 08:26:40 | 作者: 华会体育官网app下载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6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总投资398亿元,涉及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这批项目投资力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为当地壮大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潼南区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带,是重庆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去年以来,潼南区把制造强区作为首位战略,紧紧瞄准“打造成渝中部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不断发力,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并重,布局发展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潼南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新增科技型企业93家。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潼南工业一大亮点。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潼南区一家从事废旧汽车回收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企业。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报废车辆经过拆解后,发动机、变速器、门盖等具有循环使用价值的部件被送进再制造生产线,经过先进的技术的制造加工后实现“变废为宝”。
弘喜汽车董事长周波说,公司已建设发动机、变速器、车身、装饰件等多条再制造产品线亿元。此外,公司还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发出智能收车服务平台“车巢”,实现车价预估、车况查验、拆解管理、配件交易等全流程数字化运营,极大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
弘喜汽车的发展是潼南区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竞速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赛道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潼南区瞄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建设再制造产业园,成立招商专班,组建产业基金,出台专项政策,吸引了20多家“汽车后市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户,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体系。
记者近日在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工人们正在废旧电池梯次利用生产线上进行电池组产品的试样生产。去年8月,该公司在潼南投资20多亿元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科技产业园项目。“我们将在潼南布局新能源三电维修网络培训中心、新能源整车精拆、零部件再制造、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等多个业务模块,建设5G+全链接智能工厂,打造完整的汽车后市场生态系统,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旺说。
潼南区委书记文天平表示,国内汽车保有量稳定增长,将为汽车后市场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和空间。当前,潼南区正围绕汽车后市场领域布局二手车销售、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储能、驾校租车、零部件修理、贵金属提炼、汽车再制造、废料处理、大数据应用九大板块,实现“一车九吃”,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基地。
电镀是工业生产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电镀过程会产生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处理难度较大。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重庆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是一个电镀全产业链环保园区,入驻企业近50家。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成分不同的电镀废水通过不同管道输送至废污水处理车间,经过过滤、除油、隔膜压滤等工艺组合后,变成可重新利用的中水。而电镀废水中所含的铜、镍、铬等重金属经过处理后则转换成了铜粉、氢氧化铬等工业生产原料,实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
“科技创新让我们赢得了先机。”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阳浩介绍,公司自主研发出“电镀废水闭路循环装置”等30多项核心技术,让重金属废水实现了净化循环再利用。同时,该公司还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了智慧园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和智慧管理中心,实现对园区电镀企业废水净化处理流程、工业能耗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可视化监控,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
近年来,潼南区把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变革作为驱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持续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如今的潼南高新区,数字化生产场景随处可见。重庆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笔记本电脑等电子科技类产品外壳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副总经理胡朝溯和记者说,数字化改造后,生产车间实现了全智能化生产,产能提升了30%,年产值增加了1.3亿元。
在重庆冠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一块线路板插件,采用自动化设备后,效率是过去的5倍。“通过智能化改造,产品单日产量由10万只提升至20万只,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销售额每年稳定递增20%左右。”重庆冠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彬说。
潼南区经信委主任蒲骥介绍,他们鼓励支持企业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以“产线、车间、工厂”为基本单元实施智能化改造,逐步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潼南区已累计实施186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12个市级数字化车间。
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同时,潼南区瞄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新兴起的产业,加速企业招引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今年4月,重庆吉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在潼南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一期正式投产。记者近日在该公司采访时看到,制药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多条产品生产线有序运转。公司董事长助理陶晶和记者说,生产基地总规划占地面积约185亩,目前建成投用的3个车间主要生产产品有噻吩乙酸、噻吩乙酰氯、噻吩乙醇等7款公司自主研发的医药中间体,预计年产能将超过1700吨,年产值约2亿元。
生物医药是潼南全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去年开始,潼南区实施了打造西部绿色原料药基地行动计划,瞄准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三大发展趋势,坚持集群发展、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速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延伸,着力构建原料药全产业链。随着吉程生物、碚圣药业、都创药业等一批优质生物医药企业的落户发展,潼南区生物医药产业体系逐渐完备壮大。
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潼南同样可圈可点。在重庆聚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片片银灰色的光伏面板在钢架的支撑下,与平顶屋面呈锐角摆放,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银色的海洋。“公司厂区4栋大楼的屋顶已全部铺满光伏面板,装机容量为500千瓦。”该公司董事长罗浩介绍,公司已自主研发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光储充电站、光伏储能电站等产品并广泛运用。
“当前,潼南正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提升绿色制造业能级,着力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协作、优化升级中谋求新的更大作为,力争到2027年,全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蒲骥说。(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